【财新网】(记者 刘彩萍)“现在最后悔的是之前没有IPO储备项目, 3月6日发审委放了11家企业IPO申请,这放行速度真是从未遇到。”北京一位券商投行人员向财新记者感慨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已经明显感觉到IPO提速,每月核发批文的数量几乎都是上半年平均的2倍以上。
券商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这种IPO的加速并不是盲目的,证监会比之前更加强调上市公司质量。上述券商投行人员告诉财新记者,为了保证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严查“带病申报”,并劝退一些业绩出现明显下滑的排队企业。
【财新网】(记者 刘彩萍)“现在最后悔的是之前没有IPO储备项目, 3月6日发审委放了11家企业IPO申请,这放行速度真是从未遇到。”北京一位券商投行人员向财新记者感慨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已经明显感觉到IPO提速,每月核发批文的数量几乎都是上半年平均的2倍以上。
券商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这种IPO的加速并不是盲目的,证监会比之前更加强调上市公司质量。上述券商投行人员告诉财新记者,为了保证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严查“带病申报”,并劝退一些业绩出现明显下滑的排队企业。
责任编辑:李箐
版面编辑:王丽琨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