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 首次允许以人民币向CMIM储备池出资

文|财新 张宇哲
2025年04月13日 22:58
此前CMIM机制下以美元出资,此举有利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也有利于促进人民币逐步推进国际化,标志着人民币从贸易货币向储备货币转型的重要一步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图:IC photo

  【财新网】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中增加本币出资条款四年后,首次通过了以人民币出资的法律安排。

  2025年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4月8日至9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财政和央行副手会,并代表中方作为10+3财金合作机制联合主席主持相关讨论。会议讨论了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和区域宏观经济形势造成的影响、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机制和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等议题,并在深化区域内政策协调和加强区域金融安全网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共识。会议一致通过了在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下以人民币出资的法律安排。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刘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