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央行:货币政策框架动态演进 功能会继续拓展

文|财新 丁锋
2025年02月13日 19:47
市场专家指出,货币政策工具箱一直在不断发展演变,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要动态观察。不同情形下,央行会有不同的工具应对,甚至是创新实施一些新工具,而且危机应对期间和常规时期的工具运用也会不同
2025年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用四篇专栏文章分别介绍了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历史沿革与创新,以及新创设资本市场两项工具的实施情况。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为央行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中,央行会通过搭配使用三大传统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也会在一些情形下创新运用新的工具。

  2025年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用四篇专栏文章分别介绍了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历史沿革与创新,以及新创设资本市场两项工具的实施情况。

  业内专家表示,央行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并非一成不变,一直都在结合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宏观调控需要动态演进。例如,随着中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和支付结算系统发展,存款准备金考核方式经历过由时点法向平均法的转变,从而降低了考核时点金融机构存款的波动,平滑了货币市场波动。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肖子何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