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蔡鄂生谈邮储银行转型 绝不搞成传统商业银行模式

2007年01月21日 16:14 来源于 caijing
邮储的省分行不能跟其省邮政公司建立隶属关系;邮储银行初期仍将以吸收存款为主,资金由总行集中批发运用



   “第一,不要以为这是一家新成立的银行;第二,不要以为完全按照传统商业银行体制运行——那是不现实的。”近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就邮储银行转型问题接受杂志专访时这样表示。相关的采访内容刊登于1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杂志上。
  2006年6月22日,银监会批准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年底,银监会批准邮储银行开业,注册资本金为200亿元,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持有。2006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成立的同时,邮储银行的高管任职资格也获得银监会通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刘安东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原局长陶礼明出任邮储银行行长。
  邮储银行被称为“绿色银行”,成立之初即是中国农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6年底,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1.6万多亿元,规模仅次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邮政绿卡发卡量达1.4亿张,是第三大发卡机构;邮政储蓄网点超过3.7万个,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是中国连接城乡的最大金融网。
  据了解,邮储组织体系改革的第一步,是将按照扁平化管理要求实行总分行管理模式;在北京成立邮储总行,对省级邮政储汇局进行改组,按行政区划,建立省级分行,邮储省级以下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和实际需要,设立精简的地市级管理机构。邮储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制,各级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开展活动。
  与此同时,刚刚结束的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传来消息,邮政改革思路已然确定。邮政公司和邮储银行只挂牌至省级。邮储将在保留邮政网络吸储功能的基础上,与邮政合屋办公,共用营业平台,对网点进行分类、分级考核,实行市场化经营管理,自负盈亏。
  蔡鄂生直言:“邮储的省分行不能跟其省邮政公司建立隶属关系,未来形式上通过代理网点明确关系,不能让中邮集团的省公司来控制邮储的省分行。”这样,邮储银行将按照“流程银行”管理模式设立内部机构,引入战略事业部管理制度,形成清晰合理的业务管理线条和报告路线,各业务之间相互独立,上下垂直、专业化管理,按照企业内部管理会计要求,对其业务单独考核核算,进行成本和风险控制。
  蔡鄂生表示:“邮储股东单一问题是影响公司治理的主要制约因素。中邮集团不会是惟一的大股东,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上市融资增加其资本金;总体看,从邮政独资到股权多元化乃至公开上市是国外邮储改革的成功模式。但我们要走到那一步,还需相当一段时间。”
  邮储银行转型后,将获得何种业务的经营牌照,亦是坊间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现在给予邮储的资产业务牌照是有限制的,但绝对不会耽误它的业务发展。资产业务的全面开展,只能根据内外部条件的成熟程度逐步进行,银监会没有具体时间表。”蔡鄂生介绍,邮储银行初期仍将以吸收存款为主,资金由总行集中批发运用。
  对邮政储蓄来说,放贷是“新手上路”,因此备加谨慎。目前,每个地市的市区和市县最多允许三个网点开办此业务。蔡鄂生反复向记者强调,邮储银行要通过创新,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道路。“邮储绝对不能搞成现在商业银行的模式,只利用自己的网点培养队伍,一旦有资产积累各级支行都能放贷。邮储既有高端的资金操作,又有低端的客户服务,信贷权的下放要特别谨慎。”■

(详细报道见1月22日出版的2007年第2期杂志“邮储转型”)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