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实施月余 银行如何有效识别交易信息?

文|财新 武晓蒙
2025年10月20日 19:22
通过交易流水的商户代码进行识别,同时提供发票补录、人工审核;加强对商户的准入管理与日常巡检;不支持对提现的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据多部委联合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自2025年9月1日起,居民在指定的24家金融机构办理个人消费贷,可享受1个百分点的贴息。如今,政策已推出一个多月,进展如何?金融机构如何有效识别交易信息,在提高贴息便捷度同时防止资金被套取?

  近日,据财新从建行相关部门了解,上述贴息工作落地以来,客户反响积极;截至目前,该行签署财政贴息服务协议的客户数有81万户。

  “民众对这项政策的关注度较高。我行个人消费贷存量客户有500多万户,现在签署相关协议的超六分之一,这其中有四分之一是新增客户,签约客户数量整体符合政策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知晓度的提升,预计未来将进一步上量,有助于激发相关客群消费潜能。”建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相关负责人称,此次贴息工作涉及会计核算、账户设置、制度规定、系统开发、咨询营销、投诉接洽等一系列工作,商业银行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平稳上线一度面临较大压力与挑战,但从目前运行情况及各方反馈来说效果良好。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邱祺璞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