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p14DelAq](https://a.caixin.com/p14DelAq)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网】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与传统金融服务的方式、业务模式、金融产品均不匹配;科技创新的风险回报方式难以满足银行信贷的要求,金融应当如何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驱动?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10月22日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金融体系结构与科技创新的需要仍然有比较大的优化空间;银行支持科技创新,可以在风险可覆盖的前提下,局部寻求一些突破,比如允许通过投贷联动分享股权收益,有限开展股权投资,采取“沙箱监管”的方式开展创新试点等。
找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银行可以少量从C轮介入,更多是PE轮介入投资,天使轮对于银行来说不现实,而且也可以做个业务切割
股权投资风险很大,与银行盈利风格完全相反,又搞笑了
怎么做到风险和收益匹配?
比例配置科学并且做好严格监管,防止利益输送
银行可开展股权投资
银行的风险偏好和业务特性就决定了其不会是依托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应该鼓励科技金融公司的创新,但是这样很考验监管的能力和前瞻性。欧洲就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