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在“2025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在中国,给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如存、贷、汇、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以及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普惠金融的重点领域。
回顾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历程,易纲总结称,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就已经有了普惠金融的实践,如费孝通提出发展信贷合作社,梁漱溟在山东邹平乡村建设试验区设立农村金融流通处等。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普惠金融发展。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发展小额信用贷款支持扶贫的探索,如1993年杜晓山、茅于轼建立的河北易县、山西临县小额信贷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