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易纲:发展普惠金融应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

文|财新 范浅蝉
2025年09月25日 14:42
只有坚持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动员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服务于普惠金融,也才能有效理顺激励约束机制
2025年6月19日,上海,第31届中国国际金融展。普惠金融。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在“2025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在中国,给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如存、贷、汇、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以及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普惠金融的重点领域。

  回顾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历程,易纲总结称,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就已经有了普惠金融的实践,如费孝通提出发展信贷合作社,梁漱溟在山东邹平乡村建设试验区设立农村金融流通处等。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普惠金融发展。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发展小额信用贷款支持扶贫的探索,如1993年杜晓山、茅于轼建立的河北易县、山西临县小额信贷实验等。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