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扶贫在贫困地区“开花结果”

2016年02月19日 09:44 来源于 财新网
2016年2月19日来源:中国财经报

  【财新网】据财政部网站消息2016年2月19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编者按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已初步建成包括中央、省、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与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事关扶贫大计,加大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力度,有利于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脱贫“造血”机制的形成,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此,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将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群体倾斜,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内蒙古通辽: 构建普惠人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文化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享有中国安代艺术(“安代”为蒙古族民间歌舞———编者注)之乡、科尔沁叙事民歌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中国马王之乡和少儿版画艺术之乡之美誉。

  近年来,通辽市将公共文化建设与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结合起来,实施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利民、文化富民四大工程,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财政支撑、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

  加力扶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通辽市投入近32亿元资金,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目前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100%。2014年以来,依托自治区实施的 “十个全覆盖”工程,该市本着“因地制宜、规模适中、重点突出、资源整合”的原则,分三个等级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2014至2015年,市财政每年为每个文化室(文化服务中心)安排预算资金5000元,提升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目前,全市已建成一级文化服务中心305个、二级1134个、三级728个。

  注重对基层文化组织的培养扶持。组织全市9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文化馆专业人员,根据特色和所需,对民间剧团团长及业务骨干进行辅导培训,扶持组建了2000多个民间剧团。这些剧团常年活跃在农村牧区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从成效看,凡是活动较好的嘎查村,聚众赌博的少了,唱歌跳舞的多了;寻衅滋事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群众上访的少了,遵纪守法的多了;信奉邪教的少了,崇尚科学的多了,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很多嘎查村干部反映说,过去对农牧民主要是“要”,即要税收费,农牧民离我们“远”,总是躲着;现在是“送”,送信息、送节目,农牧民还经常找上门,“抢”文化辅导员,“抢”文化项目。这一要一送,充分体现了农村牧区的巨大变化。

  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保障制度

  通辽市制定了一系列公共文化建设制度,建立了确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常运行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完善了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制度,增强共建共享合力。

  目前,以市、旗两级为龙头,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为基础,文化户(文化大院)和民间剧团为延伸的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全市共有设施完备、服务品质优良的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群艺馆)9个,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7个(国有16个),文化站90个,与草原书屋整合建成文化室2167个,实现了全覆盖。全市有各类书店165家,读报亭144个,民间剧团2000多个,每个村有1至2个剧团。全市有县级广播电视台7个,乡广播电视台74个,2127个村通电视,调频台42个,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基站11个。全市有电影放映队140个,放映员184名,每个村每月均能放映一场电影,每场补助200元。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人,有13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非遗项目名录。积极推进科尔沁文化生态保护区和3大原生态保护区建设,建成3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甘肃泾川: 推进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泾川县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之一。近年来,泾川县多方整合资源,全力推进以“乡村舞台”为载体的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群众文化基本权益得到了更好保障。

  坚持“三化并举”,完善设施夯基础

  泾川县坚持“三化并举”,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多方加大投入,切实提升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投资多元化。在管好用好中央、省市专项资金的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公共文化建设支出预算900万元,人均达到25.5元;整合扶贫开发、财政奖补、村级服务场所建设等项目资金1.13亿元;招商引资560万元,开建数字影院,为公共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设施标准化。把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下移到乡村两级,全县14个乡镇全部建成了综合文化站;有148个村建成了“乡村舞台”,其中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科技培训室等室内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以上,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工程等室外活动场所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有35个村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及“村村响”“户户通”等工程。

  服务均等化。坚持资源下沉,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在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建立基层服务点,基本实现了“大戏年年看、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书屋常年开、上网看天下”的目标。

  建好“三支队伍”,提升能力优服务

  泾川县把队伍建设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强化人才培养,优化队伍结构,努力搭建文化人才成长平台。

  加强乡村文化管理队伍建设。将事业编制向基层倾斜,为每个乡镇配备副科级文化站长,确定兼职文化专干1-2名,选聘大学生村官、“四支一扶”人员担任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联络员,负责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等工作。

  加强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以老带新、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乡土文化人才3000多人,确定皮影、砖雕、剪纸、刺绣等民俗文化传承人26名,组织编排戏曲作品8部,拍摄微电影20多部,创作歌曲18首,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组建文化社团152个,文化志愿者协会8个,参加群众达到2000多人,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开展“四项行动”,创新载体增活力

  泾川县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文化下乡进村与社团自编自演相结合,积极创新方式,多方搭建平台,让群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深入开展“文化铸魂行动”。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24字知晓工程”“道德大讲堂”等主题教育活动和“和谐五星”“十大孝子”等评选表彰活动。

  大力开展 “文化惠民行动”。以“文化大篷车”“流动舞台”“广场文化活动周”为载体,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千台大戏进农村、优秀影片展演等活动,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扎实开展“乡村记忆行动”。全面完成文化资源普查,整理清代以来文化古籍4000余册、民国重要文献113册,在14个村建成了农耕文化馆、民俗大观园等设施,收集能够体现乡村记忆的物品630件。

  广泛开展“群娱群乐行动”。利用农闲季节和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戏曲演唱、社火表演、书画展览等活动,各村年均举办文艺展演、文体比赛活动10场(次)以上,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

  

  宁夏固原: 生态移民拔穷根文化惠民奔小康

  宁夏固原市通过强化保障,创新品牌,深化改革,重点推进,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著名的长征圣山———六盘山坐落于此。

  近年来,固原市牢固树立“文化强市”理念,通过强化保障,创新品牌,深化改革,重点推进,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特别是自2011年自治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固原市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把1.8万户共8万名群众从交通不便、生存条件恶劣、干旱缺水的山区,搬到了县区有水、有路、有产业、邻近城镇的地方,建立了106个移民新村,同步推进产业培育、社会治理等工作。尤其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进移民新村工作,对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巩固民族团结、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固原市以首批25个移民新村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目的,实施文化帮扶措施,加大文化阵地建设,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创作农村精品文化,丰富移民文化精神生活。

  丰富文化活动。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以广场文艺演出、送戏下乡的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移民新村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移民文化生活,加速移民对新家园的认同感。

  加强设施配套。全市累计建成县内移民新村106个,移民户均1台太阳能热水器,户均1台太阳灶;新建幼儿园、小学6.5万平方米,社区活动场所1万平方米,活动广场6.4万平方米。在移民新村配套建设文化大院11个,培育文艺演出团队37个。建成配套音响、服装道具、图书等,固定电影放映点8个,健身路径65套,篮球架54副。

  培育精品文化。移民新村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社火、民歌、花儿、刺绣、回族婚礼服饰、剪纸、泥塑、砖雕、石雕、根雕、农民画等极具地方特色。固原市充分发挥移民新村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历史悠久、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文化产业,增强移民收入。如西吉县马兰回乡刺绣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回族服饰系列产品成功打入中东阿拉伯市场,年销售额突破400万元,为“智慧新村”建设树立了新样板。

  壮大人才队伍。强化“种文化”理念,发掘文化能人,培训文化骨干。以实施国家“三区”人才工作计划为契机,市、县(区)共组织80余名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基层,在移民新村举办音乐、舞蹈、剪纸、刺绣、美术等培训班78期,为移民新村培养文艺骨干560多人,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培育文化特色

  文化活动地域特征鲜明。固原市已连续举办7届“花儿漫六盘”青年歌手大赛,培养200余名回族花儿歌手,为移民新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秦腔演唱群众基础广泛。在移民新村培育发展了秦腔自乐班32个,业余秦腔艺术团14个。

  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优势,使之与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文化与体育有机结合。移民新村拥有广泛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基础,每年的体育大拜年活动已经成为移民新村体育活动品牌。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固原市在抓好25个示范性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两年内完成50个移民新村文化活动室(中心)、50个露天剧场、50家农家书屋、50个篮球场、30个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任务,系统配套文体活动器材。

  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指导和协助移民新村举办广场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日”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对移民新村文艺爱好者进行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培训,扶持和培育一批优秀企业文艺团队。

  着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本着“突出特色、一村一品”的原则,围绕剪纸、刺绣、泥塑、砖雕、草编等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推动移民新村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智慧新村”文化产品交易平台作用,增加村民收入。

  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移民新村培养建设一批文艺骨干,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积极实施“三区”人才培训计划,加强文艺骨干培训,以移民新村文化示范项目为抓手,提升移民新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安徽金寨: 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

  安徽省金寨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和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集革命老区、高寒山区、重点库区、贫困地区于一体。近年来,金寨县把弥合城乡居民文化发展差异、保障全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目标,积极探索适合贫困地区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子,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和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统筹规划,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金寨县按照“统筹规划、城乡共建、突出重点”的思路,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设施建设入手,先后整合各类资金3.6亿元,在县城建成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历史文物馆、艺术馆、数字影院、科技馆、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园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服务设施,与电视台一体化的公共电子大屏覆盖城区住宅小区。在乡镇兴建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226个村级农家书屋,19个农民文化乐园,30个“准乐园”,291个农民文化广场,26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将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网络延伸到村组,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调频广播到村组,电子阅览进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乐园。

  整合资源,弥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短板

  为弥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金寨县自2013年率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试点。在广泛调查民意,充分尊重民愿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探索出“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广场,礼堂、讲堂,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室,村情村史展览墙、乡风民俗展览墙、崇德尚贤展览墙、美好家园展览墙)和“五有三型”(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的融党员教育、科普宣传、文体娱乐于一体的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地把乐园建在农民的家门口,让农民方便地“乐享其中”。

  坚持均等,让城乡群众同享优质公共文化生活

  金寨县坚持送、种、育相结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

  坚持多头送文化。按照规定送好套餐,严格落实农村文化专项补助,高质量地做好送电影、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结合“百馆千村文化结对共建”活动,县图书馆、文化馆年开展下基层活动140余场次。适应需求送好点餐,实行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反馈制度,以群众“点单”下菜,对接群众口味和要求,做到按需配餐。

  坚持多方种文化。出台《金寨县民间文艺团队扶持奖励办法》,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在政策激励下,安徽红杜鹃文化传媒公司等20余支民间群众文化艺术团体,经常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四进、金寨民歌擂台赛、校园文化节、全民健身走等品牌文化活动,以活动促服务。

  坚持多元育文化。实施文化“双抢工程”,组织专门班子向全国公开征集红色文化遗存。启动族谱征集等传统文化征集工作,挖掘整理民间文化。

  着眼长效,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

  积极构建经常抓、抓经常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有阵地、有队伍、有经费、有活动、有效果问题。

  健全队伍。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思路,建立“县有文化中心、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点有农民文化乐园”的四级文化服务组织。在政府扶持下,群众自发组织业余文艺演出队伍62支,民间文艺表演人员1300余人,非遗传人73人。培育各级文化服务志愿者400余人,建立以县为龙头、乡镇为骨干、村为支点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

  注重投入。在用好上级文化专项经费情况下,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文化强县专项资金800万元,并从城建、美好乡村、旅游开发等建设上配套投入文化建设,合力保障公共文化服务。

  考评问效。建立全县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和考评制度,将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与宣传文化工作考评、文管人员绩效与专项经费使用挂钩,确保“建成一个网点、服务一方区域、活跃一片文化、幸福一批群众”。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