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团4月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香港政府无需因为通胀加剧而取消或修订联系汇率制(下称联汇制)。
随着油价屡创新高,香港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各界开始激烈讨论,为控制香港的通胀寻找出路。不少论者把问题归咎于香港的联汇制,认为由于美元兑人民币不断贬值,令香港从内地输入的物品涨价。
食品价格上涨是香港近日最热门的话题,部份主要食品如大米,不单涨价30%-40%,更一度引来恐慌,市民抢米导致超市和米铺缺货。内地进口的罐头,亦平均涨价30%。有论者质疑联汇制是否需要检讨。
联汇制是指香港货币与特定外币(美元)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率进行纸币发行与回收的制度。
就此问题,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早前曾公开表示,过去25年联汇制的好处比坏处多,不能单凭现在的通胀问题,便改变联汇制。他又警告,港元与美元一旦脱钩,便会引起加息及汇率波动等问题,后果将非常严重。他表示,就算港元贬值10%,对通胀影响也只是1%,效用相当轻微。而如果政府用这些金融手段去打击通胀,很可能给市民及各行各业带来痛楚。
花旗的最新报告则认为,随着香港及全球经济增长于2008年至2009年放缓,香港本地通胀及对外输出通胀的压力,将会有所纾缓。按报告的推算,香港的通胀率将于2009年下半年达5%至6%后见顶回落,届时香港市民亦可松一口气。
另外,花旗认为美元兑人民币的跌幅,将会慢慢收窄。美元过去两年持续下跌,已充分反映当地经济衰退及减息的因素,随着其他地区经济下滑并减息,美元有望回稳,甚至反弹。
人民币兑美元在今年首季快速升值,花旗报告认为是中央希望借此控制通胀。下“重药”后,内地出口增长率已由去年的25.7%,减慢至今年头两个月的16.8%,若出口增长持续放缓,内地便无需再急于让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步伐会减慢至每年约7%-8%,相信可减低香港从内地输入的通胀。
但报告也提到,若通胀一旦真正失控,香港政府便有可能需要重订港元汇率政策。花旗不赞成把港元与尚未允许自由兑换的人民币挂钩,认为此举将破坏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相对可行的改变,是让港元自由浮动。■
( 苏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