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杭州市商业银行(下称杭商行)行长吴太普表示,该行已经聘请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作为承销商,上市申请也已于2007年提交中国证监会,目前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监管部门审批。
吴太普是在杭商行上海分行的开业仪式上,作上述表示的。他同时称,“杭商行上市并不存在政策障碍。”
《证券时报》报道称,杭商行高管透露,他们计划年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此前有媒体称,杭商行于2007年提出的IPO申请材料,日前被证监会退回,而其原因则是员工持股比例过高。此后国家有关部门作出新规定:上市金融企业员工持股比例均不得超过5%,包括首次IPO的证券公司、城商行都要遵守该比例。
对此,杭商行高管未作正面回应,但表示,杭商行目前各项指标均完全符合上市银行的要求。
杭商行成立于1996年,2007年实现税前利润12亿元,净利润8.19亿元,每股收益0.62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2.01%,资产总额达到691.19亿元。其中,存款余额为607.64亿元,贷款余额为406.22亿元。截至2007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杭商行不良贷款率为0.82%,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191.5%。
从2003年开始,杭商行制定了“三步走”的计划。其中,吸收民营资本入股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两大战略均已完成。杭商行先后引进了澳洲联邦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两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分别持有该行19.99%和4.99%的股权。从而成为浙江省第一家拥有外资股份的城市商业银行。目前正全力实现第三步战略———区域联营和挂牌上市。
据《杭州日报》报道,2007年,杭商行再度入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7年“全球银行1000强”,其排名较2006年上升了56位。■
( 陈凯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