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非法存贷款中介套路深 监管发文提示风险

文|财新 武晓蒙
2025年08月11日 19:01
非法存贷款中介问题表现形式复杂,常见套路包括:一是虚假营销与低息诱惑;二是违法包装骗贷;三是实施“套路贷”犯罪
news 原图 北京金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非法存贷款中介问题表现形式复杂。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是现阶段金融领域“黑灰产”的主要表现之一。2025年8月11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刊文,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心,远离非法存贷款中介,珍惜个人信用,严守法律底线,不轻信、不盲从,避免因小失大。

  北京金监局举了一个具体案例。2023年,北京市某企业主吴某接到一个贷款中介营销电话,询问“最近是否有资金缺口”,许诺“可快速代办低息贷款”。因吴某的企业的确资金紧张、经营困难,于是他与中介公司多次沟通,对方再三承诺“只需要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我们帮您优化收入流水”,同时明确表示“代办业务仅收取2个点的费用,银行贷款利率不超过5%”。

责任编辑:李箐 | 版面编辑:刘潇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