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思路为抓住“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即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先行先试和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在7月1日上海金融系统召开的“纪念建党87周年暨弘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报告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如是概括。
此前,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在6月24日下午召开的市委常委学习会上表示,上海要大力发展四类现代服务业,其中国际金融中心要以市场建设为重心,以先行先试、改善环境为重点。
在昨天下午的报告会上,屠光绍表示,经过集思广益,上海市对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把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大概形成基本的思路就是要抓住“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加快“一个核心”,就是要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这是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基础和优势决定的,又是由它在全国整个金融业发展大格局当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市场体系”并不局限于过去狭义的要素市场建设,还包括了继续加强机构集聚,资金、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支付、结算和清算中心建设,以及各项金融专业服务中心建设,形成体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协调推进,以期不断完善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和功能。
屠光绍谈到了各地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他表示,上海与北京的金融中心建设是互动的,北京是政策制定所在地,上海则是政策执行地。各项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来实现。没有市场就没有好的金融发展基础,全国各个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来实现资金、资产的管理和支付清算等业务,上海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个重点方面,第一个重点是先行先试,先行先试首先是要按照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利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政策,围绕金融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屠说,经过调研,提出六个方面的先行先试:完善金融市场层次和机构、推进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优化市场参与主体结构、加大金融对外开放、深化金融改革以及创新金融监管方式。
第二个重点是要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在资金支持、土地供应、人才发展、鼓励创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法治环境、信用环境、中介服务环境建设;完善地方层面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配合机制,充分发挥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通过地方立法形式,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环境营造工作提供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