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联合信用获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资格

2008年06月04日 21:29 来源于 caijing
共有四家评级公司已具备获得评级业务全牌照,其中两家已合资   

共有四家评级公司已具备获得评级业务全牌照,其中两家已合资

  独家获悉,天津中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天津中诚)近日获证监会认可,成为第五家具备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资格的评级公司。
  天津中诚成立于2002年5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前身为1992年9月由天津市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的天津市信誉评级事务所。
  2007年9月底天津中诚被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联合信用)收购,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天津中诚获批证券市场评级业务资格,也弥补了此前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联合资信)未能获得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资格的缺憾,使联合信用最终以集团身份获得了央行、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的“全牌照”。
  2008年5月6日,惠誉入股联合资信,持股49%,联合信用持股51%。联合资信成为继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下称中诚信国际)之后第二家合资评级机构。
  据了解,惠誉的入股成为联合资信获得证券市场评级资格的主要绊脚石。证监会在进行评级资格审批时,主要以合资证券公司有关审批规定作为参考,要求评级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亦不得超过33%。所以,证监会首批认可的证券市场资信评级公司只有大公、新世纪、中诚信证券和深圳鹏元四家本土机构。中诚信国际因为外资股东穆迪持股49%,同样未能过关。
  不过,获得证券市场评级资格的中诚信证券和此次获得资格的天津中诚,母公司分别为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诚信)和联合信用,等于母公司曲线获得了牌照。
  至此,中国诚信、联合信用、大公国际、新世纪成为具有“全牌照”的评级机构。
  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介绍,监管层普遍对于评级行业的开放持谨慎态度。因为评级项目往往涉及国家机密,中国必须至少有一两家优秀的本土资信评级公司,不能完全假手于外资或合资公司。监管层还希望,即使中方与外方合资,最终目标也仍然是学习对方先进经验和技术,壮大本土评级机构。
  今年3月25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银发〔2008〕90号)明确指出,“完善市场筛选机制和市场监管体系,培养具有民族品牌、社会公信力的征信机构。”被业内视为征信评级行业开放暂缓的强烈信号。■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