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2318;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18,下称平安)即将刷新自己保持的中国保险业单笔海外投资额纪录。
3月19日晚间,中国平安与富通集团(Fortis N.V.,下称富通)分别发表公告,双方已经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全球性资产管理合作伙伴关系。平安将斥资21.5亿欧元(约合240.2亿人民币)购买富通旗下从事全球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富通投资管理(Fortis Investments,下称富通投资)50%的股份。
根据协议,富通投资将改名为“平安富通投资” (Fortis Ping 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Group Holdings)。新公司将持有富通银行在全球范围的资产管理业务的一切相关资产(不包括部分非核心资产),和中国平安在香港部分资产管理业务的资产。新公司注册地在比利时,其定位为一家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
平安和富通集团全资控股的富通银行(Fortis Bank)将分别持有新公司50%的股权,但富通银行比中国平安多一股。新公司董事会六名非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董事,由中国平安和富通银行各自提名三名和建议两名。富通银行将提名全部两名执行董事,其中一人为公司CEO。董事长由富通银行提名的董事出任。
富通投资于2007年12月31日有(经提存拨备)约净2300万欧元的CDO (债务抵押债券)和CLO(贷款抵押债券)风险敞口。富通已同意在该类资产出现减值时,给予平安全额的损失赔偿保证。
去年11月,平安斥资18.1亿欧元,在二级市场陆续买入欧洲金融机构富通集团总计4.18%的股票,一举成为其最大的单一股东,并已经逐渐增持至双方约定的4.99%上限。这是中国保险行业迄今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
平安收购富通投资,是平安与富通之间的第二笔交易。平安和富通的财务顾问仍分别由摩根大通和美林担任。该交易需要签署最终协议并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
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称,这笔投资与平安的长期发展战略非常吻合,将给平安带来较高的财务回报和稳定的现金流,让平安朝着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的“三支柱”战略架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富通集团首席执行官Jean-Paul Votron表示,同平安的合作是富通实现加快发展资产管理业务计划的良机。富通投资吸收荷银的资产管理业务后,资产规模将超过2450亿欧元。Votron特别强调,同平安合资将扩大富通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和亚洲市场的份额。
富通是一家欧洲金融机构,以银行保险著称,主要业务包括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2007年,富通集团参与RBS竞购团,竞购荷兰银行,并因为高比例的现金支付方案得以胜出。富通为此付出了200亿欧元的代价,并且将整合荷兰银行的业务作为工作重点。
在次贷危机和整合荷兰银行业务的双重压力之下,富通的财务状况恶化已经引起了评级机构的关注。穆迪于3月5日调整了对富通的评级,维持其 Aa3的评级,但是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平安这次21.5亿欧元的投资,将有利于改善富通集团的财务状况。
另外,富通的年报显示,对荷兰银行的业务整合正在进行之中。荷银资产管理将被并入富通投资之中。整合之后,富通投资管理资产规模将达到2450亿欧元,其中有50%的资产来自第三方客户。
接近交易的人士指出,次贷危机给中资金融机构带来了海外投资的机会,平安入股富通投资之后,已经迅速接触欧洲的资产管理业务,对于海外投资和未来QDII产品的设计都有助益。2007年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富通股票时,平安再三强调交易财务投资的性质,不过几个月之后,平安与富通的关系已经升级为战略关系。
受次贷危机影响,平安入股富通以来,后者的股价一再下跌。平安以19.1欧元的平均价格购入富通的股票目前已经跌至每股14.82欧元,令平安的第一笔海外投资录得约44亿元人民币的账面亏损。但在平安收购富通投资公司这一公告发布当天,富通股价当日上涨0.11欧元,至14.82欧元,涨幅0.75%。
各种迹象表明,平安已经坚定了大力发展海外投资业务的决心。今年3月5日,中国平安配售不超过12亿股A股,并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再融资计划,已获得股东大会高票通过。平安方面已表示再融资所筹款项将主要用于海外并购,但以事先公布会影响收购进程为由,始终未说明其并购目标,市场猜测英国的保险商Aviva、保诚以及法国的保险公司安盛都有可能成为平安的投资目标。■
(特约记者 毕爱芳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