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市场忧虑日重 主流意见称熊市成定局

2008年03月14日 21:09 来源于 caijing
即将出版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刊文“熊来了”,汇集市场资深人士对未来大市的普遍预期

即将出版的最新一期杂志刊文“熊来了”,汇集市场资深人士对未来大市的普遍预期

       3月的头两周,随着外贸顺差同比剧减、CPI持续攀高,市场的忧虑情绪愈显浓重。即将于3月17日出版的新一期杂志刊发《熊来了》一文,汇集了市场资深人士对今后大市的普遍判断。
       3月13日,上证综合指数放量下泻,跌破4000点大关。3月14日收盘于3963.67点,较之去年10月16日创出的历史最高点6124点跌去了三分之一。《熊来了》一文援引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总裁的话说,“跌势持续时间之长,下跌幅度之大,所涉范围之广,都说明熊市已在眼前。”不少机构人士更认为,沪指已看低至3000点-3500点。
       “投资者对市场的悲观情绪,现在已到了两年来的最低点。”一位证券界资深人士如此评价A股市场。
       报道指出,当前对市场的乐观情绪已日渐式微。主流意见则认为,熊市已成定局,将至少持续一两个季度。富国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陈继武称,目前的通胀“比起上世纪90年代短缺经济下的通胀问题更加严重”,无法简单地通过增加产能达到效果。目前的经济问题是周期性的,“可能需要一两年的调整期”。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陈李认为,牛市基础已经不在。今明两年市场的流动性不会像去年那样充裕。同时,上市公司在经过连续两年业绩高增长后,市场对其赢利预期日益悲观。由于价格管制,电力、石化等行业已出现全行业亏损,雪灾则对部分交通和生产制造企业带来了阶段性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正侵蚀部分企业利润,不少券商已把一季度的上市公司赢利水平预期调低。 
       报道称,作为经济晴雨表,银行业已经面临利润持续下降的危险。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3月11日表示,目前商业银行需要高度关注流动性不足、信用风险增加和赢利下降三大挑战。近日来,国内银行股频频出现在领跌股之列。 
       2007年,券商板块辉煌的业绩引发了二级市场对券商概念股的追捧,大批上市公司因为参股券商而业绩大幅提高。但在2008年大势不明的情况下,以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为代表的几家上市证券公司,股价已大幅下跌,平均跌幅达到40%。 
       “在目前的市场形势和从紧的调控政策环境下,今年数额巨大的‘大小非’解禁,正加强市场做空力量。”一家保险公司投资总监称。 
       以2007年底市值计算,2008年股改限售股解禁涉及的上市公司为956家,合计解禁股票市值约1.6万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七成。统计显示,解禁高峰将集中在2月、8月、10月、11月和12月,这五个月中单月解禁额度均在1000亿元以上。 
       从投资者角度看,今年春节后,随着A股一路下挫,日均开户数量锐减,到3月初已降至每天7万-8万户。 
       基金市场的变化是另一个股市风向标。随着市场急剧下跌,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不再。3月初,盛元红利、建信优势两只新基金的日均募集金额骤然降至1亿-3亿元,这不但低于一周前7亿-8亿元的单日募资水平,更无法与2007年新基金发行日均近百亿元的销售额相比。 
       面对市场的下跌,“救市”之声再起。指数高涨时监管层不要干预市场,指数下跌时,监管层要救市。持此看法者不在少数。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后表示,证监会并不会承担“救市”角色,不会重蹈政策市覆辙,但会研究股市下跌背后的情况。
       他表示,当前市场信心是影响股市最重要的因素。政策方面并不会有大变化,至于基金审批仍将按部就班,而红筹股回归等事项尚无时间表。 
       即使是市场中人,不主张救市者也不在少数。一位基金经理说,“从公司利益上讲当然欢迎救市的,但A股市场如果靠政府救市活跃,基金管理人何谈专业?” 
       报道援引一位资深投资人士的说法称,“政策永远救不了市场。每当市场大谈降印花税之时,就是熊市毕现之日。”■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