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券商系扩容 QDII同质化风险难消

2008年01月09日 08:35 来源于 caijing
基于缓解流动性考虑而大规模推出的QDII热潮极易引发同质化竞争,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更将累及市场参与各方

  1月8日,华泰证券资产管理部人士证实,公司从事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的申请已获得监管层批复。这是自2007年7月5日,《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正式施行以来第五家获得QDII资格的券商。
  同日,第五只基金QDII——工银全球配置股票基金首日募集额度不足10亿元的消息,显示新发行的QDII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冷遇。业内人士表示,基金QDII产品同质化严重是造成基民不买账的原因之一。
  这位人士称,2007年大规模推出的QDII主要出于缓解流动性考虑,因此境外产品比境内产品更好批,但基于缓解流动性考虑而大规模推出的QDII极易引发同质化竞争,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将累及市场参与各方。
  华泰证券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拿到的仅是QDII资格获准单,下一步的相关QDII产品设计还需进一步报批。
  据悉,目前包括券商集合理财在内的创新产品管理,仍遵照综合治理结束前的“一单一批”原则上报审批。随着创新产品的增多,证监会有望在2008年内,出台券商创新产品的常规管理办法。
  对券商而言,如不改变原有业务范围、不调整收入结构,难脱靠天吃饭的窠臼。QDII开闸无疑为券商增加了一条新的业务渠道,也对其完善产品线、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引发券商蜂拥申请QDII的原因。”业内人士称,在华泰证券之后,还将有几家券商QDII资格申请获准批复。
  然而,目前获得QDII的金融机构虽已涵盖银行、基金、券商、信托、保险五大领域,但业内人士称,在同一市场条件下,五大机构的QDII产品只小有差异,直接竞争不可避免。
  据悉,目前券商系QDII均未推出具体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在同一个市场,面对同一客户群体,如果业务趋同,极易引起同质化竞争。“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所有参与者都会受累。这点应引起监管层及各机构警醒。”
  各大机构也在积极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国泰君安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汪建告诉记者,比较而言,银行QDII主要从事固定收益类投资,基金券商类QDII主要进行权益类投资。由于集合理财形式的QDII产品尚未面市,各券商在产品设计方面无以参照。因此,公司获批QDII资格以来,一直在进行产品方案的调整。“毕竟QDII产品在发行方式、管理协调、估值以及客户关系等方面与境内产品不一样。”
  一度火热的基金QDII,其表现已经令市场各方警惕。近日,由于国际市场大幅下跌,首批出海的四只以海外投资为主题的QDII基金,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净值纷纷跌破1元。统计显示,截至1月3日,上投旗下的亚太优势净值为0.871元,嘉实旗下QDII为0.879元,华夏全球为0.893元,净值最高的南方全球精选为0.924元。业内分析认为,从诞生到现在的大部分时间,基金QDII的成绩一直在0.8元与0.9元之间徘徊。
  第五只基金QDII——工银全球配置股票基金首日募集额度不超过10亿元的现实,更无疑拉响了警笛。■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