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PE寻求A股退出路

2007年07月03日 21:17 来源于 caijing
随着境外上市之路日渐艰难,以及国内股市的强势上行,越来越多的PE把投资退出的目标放在了A股上。这与监管层的想法不谋而合

  
  业内公认,PE投资的企业质量要高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因此在供不应求的发行市场上,监管层亦有意吸引PE选择境内退出

  “早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之初,我们在战略研讨时,就作出一个决定——我们三分之一的企业,一开始就要考虑在A股退出,这是我们在政策上的重大改变。”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赵令欢表示。
  弘毅投资是联想旗下的私人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下称PE),曾经投资过南京先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ADR代码:SCR)、中国玻璃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3300)等国内企业,也是为数不多的有着国内背景的PE之一。
  。业内公认,PE投资的企业质量要高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因此在供不应求的发行市场上,监管层亦有意吸引PE选择境内退出。
  6月中旬,证监会、商务部、发改委、交易所的部分官员以及多家著名PE、部分国内券商齐聚武夷山,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研讨会”上商讨PE投资企业回归A股的可能性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鼎晖投资、弘毅投资、贝恩资本、KKR、华平亚洲、高盛等18家PE的顶尖人士出席了会议。
  “十年来,政府对于企业海外上市的政策在调整,我们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看什么企业能做成。”业内享有盛名的鼎晖投资董事长吴尚志称,目前一种简单的做法就是成立中外合资有限公司,外资持有25%的股份,如果通过红筹方式到境外上市还能走通,中方就再把股份卖给外方,重组出境外;如果能在国内上市就上A股,现在不少基金持有这一想法,“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赵令欢则表示,境外退出对于PE来说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一方面,2003年弘毅成立的时候,A股市场不景气,公司治理很不完善,坐庄与虚构业绩横行,“我们甚至认为一个好的公司不应寄生于这个市场”;另一方面,为了融资、发展以及设立期权等激励机制,大多数企业也只能选择国外上市。不过,“随着股改的完成,从市盈率和流动性、市场总量来衡量,A股正在成为最富吸引力的市场。”
  弘毅和鼎晖虽然均是在海外融资,但由于只投资中国,本土PE的色彩更为浓厚,因此对于进军A股市场最为积极。
  证监会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欧认为,A股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优质上市公司来源不足,“我们发现目前很多好的PE的业务模式都是融资与退出两头在外,所以希望推动立足于本土的PE能成长起来,也希望一部分在境外融资的PE转型或回归。PE行业是无退不进,证监会希望在退出方面提供相应的条件。”
  “退出市场变了,PE的经营模式也就变了,谁能成功转型就会取得优势。我们希望有先行者能看到这一趋势,尽管目前体制上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同时也给先行者创造了最好的机会。”王欧说。■

既往相关报道:

国内规模最大PE 中非基金亮相
拟定基金的初期规模10亿美元,首期资金由开行独立出资,托管银行为光大银行,资金已全部到位,计划在三年左右完成投资;二期增至30亿美元,最终达到50亿美元, 中非基金存续期长达50年。
中非基金对投资的中国企业没有所有制限制,原则上是到非洲投资的中国全资公司或者控股公司


黑石股价下跌折射PE变数
黑石上市第三天,股价就跌破发行价。近因有税收法案和对冲基金危机,但PE不确定的未来也令投资者心忧

国字号PE渐行渐近
监管层正在选择更为市场化的核准模式,由市场来决定谁是合格的基金管理人,力图避免其成为政府审批、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机构

PE靠不住?
从新兴市场到欧美发达国家,伴随PE迅猛发展而来的,是一股扑朔迷离的监管强风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