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财经观察】如何平息市场非理性亢奋

2007年05月12日 17:10 来源于 caijing
市场中的浪漫曲只会奏响一时,惟在努力趋利避害之后,曲终人散之时,呈现的才能是“最不坏的结局”

 

  
“五一”长假之后,中国股市两大风险特点愈发显著,一为指数持续攀高,已突破4000点关口;二为新入市者继续增加,开户人数已经近亿。中国证监会在5月11日(周五)收市后郑重发出通知,强调“加强投资者教育”,旨在警示风险;重申“强化市场监管”,意在打压违法,实为年来少见强硬之举。然而,可以想见,高热中的市场不会迅即止沸,风险续增乃至“套牢中国”的可能性还在增大。
  目前的市场处于典型的“非理性亢奋”(格林斯潘1996年对当时美国股市的评论)状态。欲使其逐渐理性平稳发展,监管者的宣示教育固然重要,还应有多重手段以事实服人。其实,按照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设定,不能说普通投资者都是因为无知而进入高风险的市场。这里最基本的逻辑就是“钱放在哪里更合算”。既然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已达3%,银行2.4%左右的存款年利率是明显的负利率,加之房地产市场门槛既高且流动性差,投资股市一赌输赢,会成为相当一部分本来偏好低风险投资的民众的被迫选择。
  因此,我们坚持认为,央行适时、稳健、持续加息,对于抑制资产价格上升、维护中低收入者利益极为关键。加息当然是一项具有争议性的宏观经济措施,特别是在目前汇率水平下,热钱涌入的压力会加大;也不能幻想加息次日,诸多普通投资者便退出股市。然而,有道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加息则会有更多的储户被驱向高风险投资,蜂拥入市、“全民炒股”会愈演愈烈,则是可见的事实。
  中国证监会的通知强调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实令关心市场健康的人们感到振奋。然而,通知仅称当前“市场违规行为也有所抬头”,讲得太轻也太过客气。仅就目前众多炒股者中的最踊跃者言,涉嫌利益冲突者恐怕就不在少:某些与证券交易直接相关的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到了下午收市前集体看盘无法正常工作的程度,本来是公开且不以为非的现实;一些市场主力机构操盘者亲属同步炒股、跟庄、传播消息,大赚其钱后四处炫耀,也早已变得见怪不怪。监管部门有意加强监管,应对现实的严峻程度有更真切的认识,打击与预防并举,将合规性检查与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变为行动,方可实收维护市场公平之效。
  提及监管力度,严字当头的同时还需强调“兵贵神速”。最近杭萧钢构(上海交易所代码:600477)涉及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而且“有人在这起事件中涉嫌犯罪”(官方表述)。事情发生在2月15日左右。证监会在一个月后宣布进行调查,后正式立案,并在4月27日送达了处罚通知,较之过去进步很大,但距国际标准也确实差之甚远。
    最新的例证,就是美国证交会就道琼斯股票交易中一对香港王氏夫妇涉嫌内幕交易展开调查,从发现问题到起诉迅雷不及掩耳,以至涉嫌交易者出货套现后,现金到账前一天账户已被冻结。此事件发生在5月8日,是最为鲜活的例证、最为现实的对照。
  在中国查处内幕交易,一直有所谓“发现难、取证难、责任判明难”的特点,证监会官员由此曾抱怨权限过小。但是,《证券法》和《刑法》修订案(六)赋予了监管部门在特定情况下的冻结、查封等“准司法权”,证监会还成立了稽查二局,选调了多名公安系统人员。彼时至今,内幕交易的查处尚未显现出与“无权时代”之差距。人们有理由对监管者有更高的期盼。
  随着近来股市连续暴涨,我们注意到许多舆论已经开始较为冷静地强调入市风险,观察家普遍的忧患之心有望对大众性颠狂形成制约。在舆论层面,我们以为政府应当继续向公众反复申明一个基本原则,即股市升降自有其道,而投资者责任自负,不可能由政府担保、政府埋单。围绕市场发展完善的各种必要的改革,如议论多时的加速推进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及早扩大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乃至打通A股与H股,推出指数期货等,都应当列入议事日程,周密设计,进入行动。
  面对非理性的市场做理性努力,核心在于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管理层都不应对推进改革和加强监管会影响市场走势过度担忧,更不可有意无意向市场传递心理信号。政府尽自身之责并尊重市场铁律,做其该做而弃其不该做。。■

(本文刊于5月14日出版的2007年第10期杂志)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