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中国经济】流动性推动的经济增长

2007年03月19日 22:21 来源于 caijing
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或许能够防止流动性的恶化,但难改流动性过剩的基本面和经济快速增长的格局


黄益平 沈明高/文

流动性“高歌猛进”

  尽管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措施,但是流动性过剩仍然没有缓和的迹象。金融机构贷款占M2(广义货币)的比重——反映流动性过剩的重要指标——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80%以上大幅下降到了今年2月底的65.5%,并且仍有下降的趋势。从代表市场利率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来看,七天平均同业拆借利率仍然维持在2%左右,接近十年新低。
  资本市场不发达和外资的大量流入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企业的外部融资不得不大量依赖于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0%以上。然而,仅仅依靠现有的金融机构已经很难消化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流动性,单一的融资渠道造成了流动性过剩与融资难并存的局面。
  外资的大量流入(主要包括实际利用FDI和外贸顺差)给央行带来了很大的对冲压力。去年下半年以来,月外汇储备增长幅度小于外贸顺差和当月实际利用外资之和,这可能表明更多的外汇已经流向市场,是去年9月以来人民币相对快速升值的原因之一。
  最近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流动性过剩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即使假定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平稳增长,流动性条件可能随着外贸顺差的升高而趋于恶化。今年2月中国的出口增长达到了51%的历史性新高。如果说这个数据可能受季节性的影响而出现异常波动,但今年头两个月平均出口增长仍然高达41.5%,这很可能代表了一种趋势。同时,由于进口相对疲软,今年前两个月的外贸顺差接近4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0%。
  中国外贸顺差很可能已经从去年上半年的每月100亿美元提高到了目前的每月200亿美元。除非政府稍微放松对国内投资的管制,进口低迷有可能进一步助推外贸顺差向上发展的空间。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