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解读港股“黑色星期一”

2007年03月07日 15:08 来源于 caijing
港股大跌是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大势和股市暴跌更直接的体验;也正因如此,国际投资界对未来并不悲观

 



  香港股市,在丁亥年春节后经受了阴风冷雨。跌至3月5日,演化作“黑色星期一”。
    3月5日,香港股市遭遇的这场“暴风雪”使得恒生指数裂口低开逾300点,尾市跌势加剧,全日总计下跌4%,报18664.9点,返回去年11月底的水平,创港股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单日最大跌幅。
  虽然从单日跌幅上看,香港的“黑色星期一”比不上2月27日A股的“黑色星期二”,后者当天就跌去9%。但此前七个交易日,港股累积已跌10%,市值蒸发已达1.6万亿港元。
  截至3月5日收盘时,MSCI中国指数(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和沪深300指数(A股)分别由近期高点下挫了21%和9%。
  一般认为,沪深300指数较能代表中国A股市场大盘蓝筹的状况,也更方便与H股比较。
    港股大跌,是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大势和股市暴跌更直接的体验。不过,从采访情况看,国际投行和机构投资者对2007年的港股大势并不悲观。这同样拜香港与中国经济日益增强的内在联系所赐。富兰克林邓普顿新兴市场基金主席马克·默比乌斯专注于新兴市场投资多年,他对记者表示,港股暴跌不过是持续牛市中的自然调整。
    3月6日,港股终于强劲反弹。恒生指数全日上涨393.68点,收于19058.56点;恒生国企指数上涨304.79,收于8833.25点。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