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交行新行长诞生之秘 过程颇似“海选”(9月18日 AM)

2006年09月18日 10:23 来源于 caijing
蒋超良在上海接受《财经》记者的专访,畅谈行长选举之曲折



  9月13日,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3328)召开董事会,宣布李军担任交行副董事长、行长,从而结束了一个半月以来交行行长空缺的局面。
  9月14日,。当日,李军则带着授信管理等几个主要业务部门的主管飞往北京,拜会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开始行长任期。9月1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杂志报道了交行新行长的选举过程。
  据悉,在前行长张建国前往建行任行长而辞职后,交行即开始遴选新行长。与此前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此次交行遴选行长并未设候选人;凡部门主管、分行行长以上级别者均有被推选资格,只原则性列有几个条件,包括年龄、学识水平、管理经验、道德操守等,提名范围甚至不限于交行内部。交行内部遂戏称之为“海选”。不过,希望新行长由内部产生而非外派,则为交行上下共识。
  8月上旬,30多个分行行长与数十位部门主管齐聚上海交银大厦,共约80人参加了此次推选。推选方式为无记名投票,一人一票。“海选”的结果从未公布,即便交行高层也无从得知。有高管透露,五位副行长都有得票。一位部门主管则称,他们内部也有议论猜测,一般认为,李军、彭纯得票比较领先。
  由于建行、交行、中信在行政力量主导下的人事连环变动,被业界认为是金融业高管的聘任未能摆脱旧体制窠臼的表现,因此,交行此番“选秀”从一开始便充满了争议。对此,蒋超良反复强调,作为H股上市公司,交行所有的程序要符合法律。“有鉴于此,交行按公司治理的一般原理行事,由董事会选聘行长。”
  “正是程序的要求,使最后结果拖延有日。”蒋超良介绍称,得票多少并非惟一的指标,内部遴选之外,交行行长还需取得股东方和监管层的认可。
  遴选结束后,蒋超良称其立刻与汇金、社保、汇丰等股东进行了沟通。此前,交行亦曾知会各家股东,他们也可推荐行长的人选。但交行的其他股东均未提出人选,比如汇丰即称对中国市场不了解,愿接受交行遴选结果。在董事会同意后,交行还要征求银监会、央行等监管部门的意见。
  综合多方意见后,交行最后确定了李军作为候选人,提交董事会下人事薪酬委员会下的提名委员会,由后者从股东利益角度全面进行评估。评估完毕,提名委员会将有报告提交董事会,通过后即进入聘用程序。
  蒋超良介绍,整个过程历时一个多月,其中全面评估环节费时较长。期间,交行并没有指派某位副行长代理行长一职,而是由蒋超良亲力亲为。
  据了解,交行的中央控股股东最后尊重了交行的公司章程,同时也考虑到联交所的国际监管标准,由交行内部遴选行长,并没有硬派一个人过来做行长。
  对于新行长李军,蒋超良的评价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据称,李军上任后当天,即在董事会上展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意欲令交行的发展在具有连续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令蒋超良颇为惊喜:“简直是一夜之间,李军就从副行长成长为行长了。”
  不过,蒋也认为,从副行长到行长需要有个转变过程,“我也经历了从副省长到董事长的转变。这个过程如果很长,就是个人素质的问题;过程太长,就是董事会聘任失败了。”蒋超良对记者说。■

  (全文详见9月18日出版的2006年第19期杂志 “交行‘海选’行长”)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