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一周精选·金融】国有银行“成绩单”解读(9月4日)

2006年09月09日 10:25 来源于 caijing
从中期业绩及相关反应看,市场对于中行、建行和交行应对宏观经济风险、外汇风险等方面的能力仍存在担心



□ 记者 凌华薇 胡润峰 发自北京、上海 特派记者 陈慧颖 发自香港

  8月底,又逢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纷纷出笼的季节。
  在宏观形势尚不明朗、加息升值攘扰不息之际,中国建设银行(香港交易所代码:0939)、交通银行(香港交易所代码:3328)、中国银行(香港交易所代码:3988)等三家国有银行公布的成绩单,尤为引人注目。
  不惟如此。这也是上市未久的建行和中行发布的第一份未经审计的半年报,两家银行因此都颇为重视,均在香港举办了隆重的中报发布会和媒体专访,董事长、行长亲临现场回答媒体和投资者的疑问。
  中报发布当天,建行收盘3.38港元(8月24日),中行报收3.38港元(8月30日),股价稳定;交行收盘5.13港元(8月22日),略有上扬。中行A股(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88)股价则持续了上市以来的颓势小幅微跌,收盘3.28元,成交清淡。
    
阳光与阴影
  综观三家银行的报表,尽管利润各有浮动,但均与市场的预期相去不远。总体而言,海内外对三者面临的宏观经济周期的风险、外汇风险、风险控制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心。
  根据中报,建行上半年利润为323.23亿元,比去年同期低51亿元。对此,建行表示,主要是由于税收优惠的解除所致。但专家分析,净息差缩小、成本收入比上升、更高的拨备覆盖率等,都是造成建行利润下降的原因所在。
  建行首席财务官庞秀生也证实了这一判断:上半年由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建行等大型银行都在货币市场作了大量贴现,使得货币收益率降低。这是造成净息差普遍缩小的根本原因。今年下半年这一局面有望改善。
  建行中报的亮点在于零售业务,同比增幅高达76%。这主要归功于财富管理的收入、结算收入和去年下半年开始收取的小额账户收入。这使得建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8%,占总收入的比重从6.6%提升到8.56%。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原本领先的中行(7.39%),亦高于交行的同期数字6.42%。
  中报发布前夕,建行以H股的身份入选了恒生指数,但以排名第三的庞大市值,只占了2.19%的权重,这显示市场对建行这样的市场新贵尚不十分信任。从表面看,上半年建行的不良贷款从3.84%降低到3.51%,准备金覆盖率从66.8%提高到了71.4%。这一业绩的背后,是建行明显快于同业的贷款发放速度,相应地,其资产质量能否保证仍有待考验。
  此外,受宏观调控和监管当局的要求,外界预计建行下半年新增贷款的空间有限,因而可能会影响全年业绩。对此,建行有关高管对记者解释说,下半年建行将在贷款上作结构性调整,如根据市场情况压缩票据贴现业务和房地产贷款;但在建行优势领域如基本建设贷款和个人住房质押贷款方面,不会因此而缩减。换言之,建行下半年的贷款增长不可能太低。
  相比之下,中行的贷款增长没有建行那么突兀。中行、工行是上半年贷款增幅达到宏观调控要求的仅有的两家国有银行。中行副行长华庆山表示,其上半年贷款增幅为7.6%(其中内地增幅9.6%),下半年的增幅亦当如是。中行的零售贷款和按揭业务的增长较缓,分别为22%和17%,这还是在中银香港有关业务大幅增长合并下的总体数字。
  另外,中行和建行的表外信用证业务都增长显著(分别为22%和17%),这被业界认为是可能影响业绩的负面因素。
  至于交通银行,在录得60亿元人民币利润的同时,其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期增长也达到了47%,超过以往30%的速度。交行有关部门透露,目前所有分行中,除了东三省,都有盈利。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外汇资金管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亦是建行2005年年报中因表述不清引发市场争议的话题。此番建行在中报中披露,其美元净敞口为52亿美元,占净资产的比重从去年IPO后的20%降低为13%,外汇汇兑损失仅为24.2亿元;其中10.19亿元用于和汇金公司达成的期权安排,10.27亿元为外汇交易中的掉期费用,只有3.3亿元来自于外汇交易和敞口。
  这令美林证券的分析师颇为吃惊:在此之前,他们均估计这一损失应占到税前利润的7%-10%左右。
  中行由于外汇资金业务庞大,声称上半年有35亿元的汇兑损失;另因美国加息、债券价格下降因素,导致10亿元的利率损失。中行副行长朱民称,中行还有27亿元汇价差异的收入、23亿元其他外汇产品的收入,加总起来,整个外汇业务有15亿元左右的净收入。
  目前中行的净外汇敞口190亿美元,基本达到了IPO时承诺的目标:今年以内将外汇敞口降至150亿-200亿美元。

竞争加剧
  早在启动综合改革、财务重组的时候,国有银行之间的暗战就已经开始。上市之后,这一竞争态势更加显露无疑。“中国的银行业不是竞争太多,而是竞争不够,所以才有很多坏毛病。”在中报发布会上,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就如是表示。
  与怀抱“金娃娃”(中银香港)的中国银行甚至交通银行相比,资产规模四倍于交行的建行的海外业务,一直被认为乏善可陈,仅有五家海外分行。8月24日,建行在公布2006年中报的同时,宣布了以97.1亿港元收购美洲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下称美银亚洲)的消息。
  美银亚洲在香港和澳门有17家机构,在香港24家持牌银行中排名第17位,总资产460亿港元,不良贷款0.02%。建行的收购价,相当于美银亚洲2005年末净资产的1.32倍。这个价格被业内认为较合理,并归功于建行和美洲银行之间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建行原香港分行和美银亚洲合并后,将成为香港第九大商业银行,占据2.3%的贷款市场份额,低于工银亚洲;但领先于交行香港分行,后者的市场份额为1.6%。并购消息宣布当天,建行、美洲银行的股价都没有大的波动。来自高盛的分析报告认为,不必预期此次并购会马上给建行带来重大收益,因为以美银亚洲当前的贷款规模和税前利润计,仅占整个建行的1.2%左右而已。
  建行的海外并购表明,几家国有银行目前在零售银行领域的竞争已接近白热化。这也是当时交行行长张建国突然调任建行行长时,市场一片哗然的原因所在。
  交行日前称,该行已经调整了总行层面零售业务板块的组织架构。交行与汇丰一起发行的双币信用卡已经发到108万张,交行方面自称卡均消费额、活卡率、带息本金率等指标都处于较好水平。
  较之建行和中行,上半年交行的票据业务、小企业贷款增长比较快。交行票据融资业务余额为人民币11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69亿元,增幅93.42%,远高于建行上半年18%的增长速度。交行授信管理部负责人称,这是因为企业需求比较旺盛,而交行过去票据业务开展得比较保守,从去年底就提出要加大票据业务。今年上半年,交行沈阳分行曝出2亿元票据诈骗案,交行为此增加了拨备,并严控对东三省的信贷管理。
  中行一直强调国际业务是其竞争优势,不过基本上是中银香港一枝独秀。中报显示,中银香港的增长格外抢眼:拨备前收入增长了34%,资产管理收入增加了101%,成本收入比只有28%,不良贷款继续降低至1.09%。
  今年初,中银香港宣布要开始内地扩张,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业务总部,在上海、深圳都设有分行。行长李礼辉接受采访时称,不担心中银香港的内地策略冲击中行的业务:“它争夺的是中国市场份额,而不一定是中行的。”
  国有商业银行对成本收入比的控制,也是业内极为关注的话题。建行2006年中期的成本收入比为45%,高于去年底的42%。建行管理层承认,员工工资及福利水平要低于中行和交行,称其人均工资性支出(包括工资、各种保险和福利)为8.8万元,中行是10.8万元,交行是9.3万元。
  郭树清透露,去年下半年以来,建行对员工福利的提高幅度高达33%。建行有关人士表示,将把建行的成本收入比控制到目前水平,不希望再有很大下降。
    
激励迷途
  与业务改革相配套,目前上市的三家银行的股权激励计划也相继推出,但进展和特点各有不同。
  交行早在去年6月上市,11月18日就率先公布了股票增值权方案。交行授出股票增值权的股票总数为750万股,每股股票增值权的行权价格为2.50港元,授予对象为当年6月23日在职的银行总行高管人员,即一位行长、六位执行副行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首席财务官等十人。股票增值权须在五年后才能全部行使完。
  按照交行自己的计算,以交行的股票五年内上涨1港元计算,这批股票增值权的总价值为750万港元,分享此次股票增值权的高层人数为十人,平均每人75万港元——不过,这是五年的收入总和。
  时间刚过去一年,交行现在的股价已经涨了两港元多,相应的激励也水涨船高,这本来是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原交行行长张建国调任建行行长后,当前交行行长人选仍未有下文。按照市场惯例,张本人的增值权计划应在调任前行权完毕。不过和此前实施激励机制的境外大型上市公司相仿,交行的增值权计划并未真正落实到个人。
  交行企业文化部有关人士在接受核实时说,交行的激励计划本为香港上市需要而做,虽已通过,至今尚无人兑现,如何兑现目前亦无具体说法。至于原行长张建国能否兑现股票增值权,交行目前还没有研究,估计要经董事会讨论。
  中行行长李礼辉在中报发布会上没有透露关于股权激励的更多进展,只是表示,股权激励计划已经得到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批准,现在正在制订具体的方案,“可以确定是针对高管层的,具体方案还要得到有关机构的批准。”至于针对员工的激励,中行更着重于综合性的激励计划,诸如改进薪酬方式和绩效管理体系,“但是目前没有具体的可以对外披露的方案。”
  建行中报亦未透露股权激励计划的具体进展,“建行正在探索高管的股票增值权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
  在招股书中,建设银行曾明确提出了股票增值权、雇员股份政策两种激励机制。其中,股票增值权计划合格参与者,包括董事、监事、管理层以及董事会指定的其他员工。这些合格参与者将获授股票增值权,并且自批授日期起第三周年当日开始,每年最多可行使25%。合格参与者可收取等于授予日期建行H股收市价与行使日期前一年建行H股平均市价的差额的款项。这一方案在当时还有待有关部门的批准,有关内容也需要细化。
  对建行采访获知,建行的股权激励是全员的持股计划先行,高管的增值权计划还未进入具体方案的制订。
  据了解,建行的全员持股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全行范围内达到一定标准的员工可以出资购买建行股票,员工比例在不同业绩的分行会有所不同,对员工亦按照不同业绩表现来确定购买额度。每年建行会设立一个购买股票的时间段,由员工出资统一交由一个特定机构去香港购买建行股票;此后员工可根据市场表现,在一定时间内通知该机构卖出获利。
  由于整个计划比较复杂,且涉及内地资金出境投资香港市场,现在还有待一系列相关审批。建行有关人士透露,相关设计,会比照国资委发布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执行,预计今年底整个计划有望出台。■

(本文刊于9月4日出版的2006年第18期杂志)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