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周小川接受专访 纵论利率

2004年11月13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网络版11月13日北京消息]    即将于11月15日出版的杂志刊登了对中国人民银行长周小川的独家专访。文中,周小川就10月29日利率调整政策的背景、决策机制以及贷款利率自由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周小川表示,这次利率调整是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还说,尽管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各界人士意见不一,但在这次宏观调控过程中,国务院一直都非常强调要发挥好利率政策的杠杆作用。
  对于利率调整的决策依据,周小川表示,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并非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参考因素。他说,从当前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总市值、新增筹资的规模等指标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的代表性还不够高,资本市场的起落同宏观经济的联动关系也不是那么紧密;而房地产价格也不能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决策依据,是因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房改的特殊因素。
  此外存款下降、资金体外循环的因素也并非利率调整的决定性因素。至于外汇流入增加带来的人民币占款问题,周小川认为,仍在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周小川总结称,判断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主要还是要看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包括看CPI和PPI这样的指标。另外,央行比较关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除加息之外,10月29日的利率调整还包括贷款利率放开上限和允许存款利率下浮两项重要的制度性变化。对于贷款利率的上限放开,周小川称其为利率市场化的一项重要步骤。商业银行通过更灵活的利率机制,可逐渐建立风险定价能力,以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存款利率下浮的政策用意,周小川解释称,是为了促进商业银行加强主动负债管理,控制过速膨胀的风险,巩固资本充足率约束。
  对于此次利率调整的影响,周小川表示,这次利率调整刚发生半个月,政策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同时,央行要积极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对这次利率调整政策的消化,尤其是加快推进微观机制改革。■

  (全文见2004年第22期,11月15日出版)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