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试听
T中

部分理财公司探索自建估值模型引关注 有何争议?

文|财新 武晓蒙
2024年11月28日 22:55
现阶段尝试自建的估值模型主要针对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少数品种,虽不违规,但须警惕成为部分机构过度平滑净值波动、掩盖资产真实交易情况、做大产品规模的“工具”
news 原图 2024年8月9日,江苏无锡,一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广告。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近期,一则“未来或将允许银行理财试点自建估值模型”的传闻引起市场关注和讨论,争议较大。有观点认为或可从局部开始尝试探索,还有观点认为这会导致不同机构之间的估值标准产生差异,或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应加以引导和规范。

  据财新从业内人士处了解,现阶段有少数理财公司在探索自建估值模型,以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为主,大行理财子公司相对谨慎,多数机构尚在观望,视情况选择是否跟进。“此事目前还处于探讨、建议阶段,并没有定论。”一位大行相关业务人士对财新说。

  所谓“自建估值模型”是指在中债估值、中证估值等第三方债券估值方法之外,由理财公司自行研发债券的估值模型。目前来说,自建估值模型多针对此前通过信托通道投资的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少数品种,目的之一在于降低波动。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部分理财公司探索自建估值模型引关注 有何争议?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部分理财公司探索自建估值模型引关注 有何争议?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肖子何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最新封面报道之二|美国金融监管转向

2025年05月03日

专栏|失序时代如何投资

2025年05月03日

美关税政策下苹果二季度成本增9亿美元 输美产品转从印度、越南进口

2025年05月03日

大学选了“养老专业”|特稿精选

2025年05月03日

隐秘的侵害:广西百色一高中教师被指性侵女生致其自杀|特稿精选

2025年05月03日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