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周小川反驳“中国债务陷阱”说 如何积极参与国际债务处置

文|财新 王石玉
2023年06月27日 16:24
中国明确支持多边主义,但是在国际债务处置的问题上,现在多边规则的建设还需要完善;“本金减计”并非减债惟一选项,可通过降低利息、宽限贷款期限等方式缓解债务危机
news 原图 资料图:周小川。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国家的主要双边债权人之一。在全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中国该如何更好参与到全球债务处置中?现在的全球债务处置多边框架面临哪些困境?中国未来如何更好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投资?对于这些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周小川近日在复旦大学RICE-CCES季度讲坛上谈了他的看法。

  近些年来,中国“一带一路”项目相关贷款增长较快的同时,也较为被国际舆论关注,引发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一说。周小川认为这种说法出自抹黑中国的政治倾向,实际站不住脚。他进一步解释道,中国基建能力强,产能过剩本身也是比较优势,相关企业有“走出去”的业务拓展需求,因此此前“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项目确实增长较快,但大部分贷款项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借款”,而属于商业贷款、企业投资等范畴,风险是由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行承担的。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边放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