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9月9日,在华融大厦9层办公室,国家外管局副局长李超接受财新记者访问时称,“在初期总量不大的时候,可以不过多考虑回流。但是总量到了一定规模,必须考虑回流问题,否则境外没有人愿意持有人民币。”
接近央行和外管局的多位知情人士表示,多种人民币回流方式或产品正在研讨中,渐已成型的主要渠道是允许相关境外机构进入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试点;另外的渠道还有 “小QFII”机制,即境外人民币通过在香港的中资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投资境内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等。
对此,9月9日,在华融大厦9层办公室,国家外管局副局长李超接受财新记者访问时称,“在初期总量不大的时候,可以不过多考虑回流。但是总量到了一定规模,必须考虑回流问题,否则境外没有人愿意持有人民币。”
接近央行和外管局的多位知情人士表示,多种人民币回流方式或产品正在研讨中,渐已成型的主要渠道是允许相关境外机构进入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试点;另外的渠道还有 “小QFII”机制,即境外人民币通过在香港的中资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投资境内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等。
责任编辑:李涛 |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免费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