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永隆银行抢夺进入白热化

2008年04月22日 21:36 来源于 caijing
中资银行得手呼声高,竞标已到最后一轮,但还未最后报价

  近日,获知,对香港永隆银行(香港交易所代码:0096)的竞标已经接近尾声,但未到最后报价。
  今年3月20日,永隆银行大股东伍氏家族宣布出售53.12%的股份,引发多家银行出价竞标。竞逐者中,中资银行占了大多数。 曾被指参与收购角逐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澳纽银行集团(ANZ)和一家台湾银行。
  道琼斯通讯社最新报道称,由于永隆银行股权价格炒得太高,竞购者目前只剩下工商银行和澳纽银行,而最终定价亦很可能低于早前市场预料相当于其3倍市净率的高价。
  一家有份参与竞投的中资银行负责人透露,虽然竞标确已接近尾声,但并不像部分媒体所说的那样已作出最后报价。他认为3倍市净率的收购价格太贵,并表示建设银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竞逐。
  交银国际的香港高层则分析,中资银行在香港扩充业务心切,且出价积极,相信永隆银行不太可能落入外国银行手中。他认为最近不断传出交易已尘埃落定的消息,不过是竞争者向对手施压的伎俩,实际上需要再过一段时间才会有结果。
  另一家参与竞投的投行董事表示,工行原来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较小,“野心却比较大”,其子公司工银亚洲(香港交易所代码:0349)也只是一家排在中游水平的银行,资金规模距香港的大银行差得很远,因此通过收购香港小型银行缩小差距的做法也很合理。
  他认为,永隆银行3倍市净率的开价并不算破香港纪录,多年前新加坡星展银行(DBS)收购香港道亨银行也是如此,永隆银行售盘价只是回到了历史上较高的水平。
  投资银行摩根大通研究报告称,永隆银行的业务规模较小,收购交易对潜在收购者的业务基础及股价影响相当有限。报告又指出,即使以3倍市净率计算,内地银行普遍拥有充足的资本购买,相反外国买家代表澳纽银行的资本则可能较紧张。
  永隆银行由银行家伍宜孙和胞弟伍絜宜于1933年创办,是香港老牌银行之一。伍宜孙于2005年去世,另一位创办人伍絜宜亦刚于今年3月29日逝世,如今业务主要由伍氏家族后人所掌管,目前执掌银行业务的第二代大多年近或超过60岁,接近退休年纪。
  永隆银行2007年的全年业绩,除税后溢利为137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了14.6%。主要是受持有投资结构投资工具(SIV)大幅减值所拖累。2007年年减值拨备大幅增长10.38倍,达到5.03亿港元,其中的4.63亿元,是受美国次按问题影响的SIV减值拨备,成为业绩倒退的元凶。■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