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取消利息税呼声日高 财政部尚无动议

2007年06月15日 15:58 来源于 caijing
负利率驱赶存款搬家,未进消费却入股市,与当初开征初衷相悖。然而,财政部税政司官员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并无取消利息税的动议
???????利息税收入已安排用于落后地区和中低收入者的补助的说法,也未能令专家信服。调节证券印花税税率开启了难得的政策窗口

    负利率驱赶存款搬家,未进消费却入股市,与当初开征初衷相悖。然而,财政部税政司官员对记者表示,目前并无取消利息税的动议
    利息税收入已安排用于落后地区和中低收入者的补助的说法,也未能令专家信服。调整证券印花税税率开启了难得的政策窗口

  伴随5月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取消利息税的呼声再次升温。5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4%,同期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06%。扣除20%的利息税和通胀,实际利率为-0.952%。
  “我们认为中国有必要取消利息税,因为就纠正实际负利率而言,这是比加息更为有效的方式。”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实际负利率会促使更多的储蓄存款流向股票市场。
  然而,财政部税政司官员对记者表示,目前并无取消利息税的动议。
  虽然利息税具有强化负利率、缺乏收入调节功能、抑制居民消费等缺陷,但在财政部看来,利息税收入增长稳定,征收率高、征管简便且成本极低。因此,一直以来,尽管取消利息税的呼声不断,财政部门却不为所动。
  财政部称,不能取消利息税的另一缘由,是利息税收入已安排用于落后地区和中低收入者的补助,将利息税收入与特定人群的支出挂钩。

负利率质疑利息税
  中国个人所得税采取分类所得税制,即将个人所得分为11类。利息税并非独立的税种,是对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的利息所得征税。对工资薪金等所得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对利息、股息等所得采用比例税率。
  1999年11月1日,政府开始恢复征收利息税。出台这一政策的初衷,是通过“把储蓄从银行赶出来”,以达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目的。
  自2006年12月开始,中国储蓄存款实际利率由正转负,至今已持续六个多月。在此期间,人民银行于今年3月18日、5月19日两次提高基准利率。因同期CPI涨幅远超利率调整幅度,导致负利率水平非但没有降低,反呈上升趋势。实际利率由去年12月的-0.784%降到今年5月的-0.952%。
  储蓄存款实际负利率状况已超半年,未来仍未有改善的迹象,居民开始用脚投票。人民银行数据显示,5月,居民户存款减少2784亿元,同比多减2959亿元(去年同期增加174亿元)。4月居民户存款同比多减少2280亿元,储蓄存款搬家呈加速趋势。
  将居民储蓄存款从银行分流,是政府近年来追求的目标。但政府希望居民储蓄更多用于消费,而不是将其投向股市。事与愿违,有专家认为,居民户存款减少的大部分资金流向了股市。
  政府可以要求股市投资者牢记“买者自负”的原则。但对于存款负利率,在利率仍受政府控制、市场化程度很低的条件下,政府难以让居民心甘情愿接受“存者自负”。

取消利息税切实可行
  近期,利息税因负利率再次为社会关注。利息税的征收,促使收入分配进一步从个人和家庭向政府转移。近期世界银行研究认为,中国消费与投资的严重失衡,是因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向企业和政府集中。利息税不仅对个人收入没有起到调节作用,近几年的实施结果显示,利息税直接减少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抑制了消费,政策结果与政策目标完全相悖。为促进消费,世行建议设法增加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的比重。
  至于不能取消利息税的另一个理由——利息税收入已安排用于落后地区和中低收入者的补助——也难找到牢靠的根基。现代财政制度的特点,是财政收入与支出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财政资金是统筹使用。即便是利息税征收初期对其支出作了特定安排,近几年财政收入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超收收入也常达几千亿元,替换利息税承担的几百亿元支出责任并非难题。
  从2007年5月30日起,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此次政策调整至少将带来每年1000亿元的财政增收,而2006年利息税收入不到500亿元。因政策的临时性调整导致的财政收入,年初并未安排支出预算。因此,此次提高印花税税率,为取消利息税开启了难得的政策窗口。■

相关文章: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