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瑞银次贷再度巨亏 主权基金入股纾困

2007年12月11日 10:42 来源于 caijing
次贷损失扩大百亿美元,引入两家战略投资者,主权基金现身

     

      12月10日,瑞士银行(UBS AG,下称瑞银)在苏黎世交易所发布公告披露,该行进一步计提与次贷相关的投资损失高达100亿美元。该行将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另一家中东投资人融资130亿瑞士法郎(约合115亿美元),以补充资本金。
        瑞银引入两家战略投资人的方式为发行强制转换债券(Mandatory Convertible Notes),其中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认购110亿瑞士法郎(约合97亿美元),另一家未披露身份的中东地区的投资人认购20亿瑞士法郎(约合17亿美元)。瑞银将于2008年2月中旬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如引资计划获得批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投资届时将转换为约9%的瑞银股权。
自第三季度因核销37亿美元次贷坏账而出现9年来首次季度亏损后,这家欧洲第四大的银行预计第四季度将再度亏损。同时,瑞银还修正了此前全年依然可以实现盈利的预测,表示公司2007年可能出现年度亏损。
        目前在欧洲主要银行中,瑞银已成为因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遭受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家。为挽救投资者及银行客户信心,瑞银已决定将包括两笔战略融资在内的172亿美元计入核心资本,以保证该行按照巴塞尔协议计算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12%。瑞银新增资本金的来源还包括取消2007年度现金分红和出售持有的部分美国国债。
该行董事长奥斯佩尔(Marcel Ospel)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表示,“保持充足的资本金水平对财富管理业务的持续增长至关重要,而这是瑞银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瑞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财富管理业务,并在这一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客户包括全球众多的亿万富翁。市场普遍担忧,瑞银近期遭受的巨额损失会损害其过去保持的审慎、稳健经营的形象,造成客户流失。
在接受瑞士通讯社SDA采访时,奥斯佩尔否认了他将要辞职的传闻,并否认推出新的裁员计划。在10月1日的公告中,瑞银表示计划裁员约1500人,约占全部工作岗位的2%。
        瑞银在公告中披露,其遭受损失的资产主要为和次级贷款相关的债务抵押证券(CDO)。CDO多为设计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主要出售给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作为对冲信用风险的工具。当与之挂钩的次贷债券出现偿付困难或市价严重下跌时,CDO的价值随之蒸发。
        瑞银表示在测算此次损失时,对其资产价格估值模型做出了重大调整。此前,瑞银对次贷产品的估值主要依据相关贷款的历史还款表现——坏账比率,但这一模型忽视了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等条件下存在的大量潜在坏账。瑞银称,此次核销的损失是以11月底相关资产的市值为基础计算的。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投资,也成为继11月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对花旗银行注资75亿美元后,又一起主权财富基金购买遭受次贷损失的西方银行股权的案例。荷兰银行分析师Omar Fall向媒体表示,“亚洲和中东的主权基金投资欧美金融业的趋势正日益明显,他们拥有充沛的现金。”
        成立于1981年的GIC是新加坡主要的政府投资机构之一,负责管理新加坡政府大部分的海外资产,其管理的资产规模逾千亿美元,但公开披露的信息很少。该公司董事长为新加坡“国父”、内阁资政李光耀。据《华尔街日报》报道,GIC副主席陈庆炎(Tony Tan Keng Yam)在新加坡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GIC对瑞银的投资立足长期,且不寻求对该行的控制权。
业内人士表示,中东地区投资人的身份很可能也是该地区的某家主权基金,如阿曼政府储备基金、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这类。
        2007年7月,有中国政府背景的国家开发银行,出资15亿英镑购入英国巴克莱银行3.1%的股权。受巴克莱在次贷危机中损失逾17亿美元影响,该行股价一直疲软,12月10日收于5.69英镑,国开行浮亏约21%。
12月10日,瑞银股价收盘于58瑞士法郎,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了1.4%。2007年以来,该行市值已缩水24%,逾200亿瑞士法郎。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迄今已宣布了约660亿美元的相关损失和资产冲减。其中损失较大的机构及其损失分别为:瑞银137亿美元,花旗110亿美元,美林8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37亿美元,汇丰34亿美元,贝尔斯登32亿美元,德意志银行32亿美元,美洲银行30亿美元,巴克莱银行17亿美元,皇家苏格兰银行10亿美元,瑞士信贷10亿美元。■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