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 > 要闻 > 正文

红筹回归暂时搁浅 A股IPO资源紧张

2007年08月19日 21:18 来源于 caijing
A股和H股打通未见施行,红筹回归亦被搁置,反映了香港、上海两地对于上市资源的争夺。然而,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政策扶持的产物,而是战略定位、监管体系和服务质量的竞争结果。去年以来全球交易所的频繁并购,正反映了不同市场的激烈比拼。
       有识者认为,对于同一主权国家的两个金融中心,更为理想的状态应当是创造充足的竞争空间,促进两者的共同提高。

  A股和H股打通未见施行,红筹回归亦被搁置,反映了香港、上海两地对于上市资源的争夺。然而,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政策扶持的产物,而是战略定位、监管体系和服务质量的竞争结果。去年以来全球交易所的频繁并购,正反映了不同市场的激烈比拼。
  有识者认为,对于同一主权国家的两个金融中心,更为理想的状态应当是创造充足的竞争空间,促进两者的共同提高。
 

  进入8月以来,一度为市场极为关注的“红筹回归”浪潮出现微妙变化,原来大唱“归去来”的红筹公司纷纷偃旗息鼓,表示将暂时“搁置回归计划”。
  8月16日,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中移动(香港交易所代码:0941)在香港公布了上半年的财报,董事长王建宙表示,回归过程会较为复杂,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
  此前一周,另一家红筹公司中国海外(香港交易所代码:0688)主席孔庆平表示,公司将暂时搁置回归A股计划,只是希望下半年能够进一步增加土地储备。
  “红筹股的回归工作目前被暂时搁置,原因是与香港监管方面的协调进展不大。”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证监会的想法是可以先让外资股挂牌。 ”
  香港和A股市场(特别是上海)在内地上市资源的问题上,存在着天然的紧张关系。去年大量国企股赴港上市,香港甚至占据了全球IPO规模第二的位置。不过随着A股的强势上扬,香港的好景正在失去。虽然今年上半年有碧桂园、百丽鞋业等超过10亿美元规模的发行,但总体已呈现萎缩之势。
  一方面,今年以来业内有着不成文的规定,筹资额低于10亿美元的发行人被要求在A股上市,而新近准备筹资超过10亿美元的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公司甚至也选择了A股而非A+H模式。由于众所周知的外管局和商务部对于“红筹”模式的限制,境内资产通过在境外注册控股公司上市的渠道已被堵死,今后赴港上市的民企资源将更为稀少。
  另一方面,H股和红筹股的回归,对于香港市场更像是釜底抽薪。据悉,对于这一问题,香港与内地监管部门多有交涉。香港力主两地市场打通,通过诸如发行CDR、A股+H股流通试点,或者在境内发行外资ETF的方式,借机打破两地同股不同价的怪圈。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的协调并不顺畅,两地打通未见施行,红筹回归亦被搁置。
  目前,尚未在A股上市的香港H股公司和红筹股公司还有接近190家。截至2007年7月31日,登陆香港的H股公司共有143只,其中主板100家,创业板43家。而已发行A股的H股公司仅为42家,除了招商银行和中兴通讯先在A股上市后登陆H股,其余40家均为H股回归A股或两地同时发行。
  香港红筹股公司共有88只,主板84家,创业板4家。除去以控股公司形式在境内上市的中国联通,其余均未在境内挂牌。
  据悉,目前H股的回归工作没有任何障碍,发行速度也在不断推进之中。除了中国电信(香港交易所代码:0728)因为电信改革的自身原因,暂时没有相关的A股发行计划,其他几家大型的H股公司都会在今年完成A股的发行和上市。
  此前,国务院曾就H股、红筹股的回归做出相关决定,要求建行、中石油、神华和中国电信四家H股加快A股发行上市进度,同时否定了H股存量减持的发行办法,而采用增发新股的办法回归A股市场。
  “有些红筹公司已经转向由内地的母公司或者子公司发行A股来规避有关限制。”消息人士称。红筹公司中国海外的母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就已经开始了A股上市的筹备,“这样做肯定是比红筹回归麻烦,但是目前只能这样了。”一位投行人士说。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政策扶持的产物,而是战略定位、监管体系和服务质量的竞争结果,去年以来全球交易所的频繁并购,正反映了不同市场的激烈比拼。因此,有识者认为,对于同一主权国家的两个金融中心,更为理想的状态应当是创造充足的竞争空间,促进两者的共同提高。事实上,A股市场在透明度、监管架构以及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信息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